董宇辉的丈母娘,为什么那么喜欢董宇辉?

发布于: 2023-12-19 08:05
阅读: 98

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跟大家聊一聊,董宇辉的丈母娘,为什么那么喜欢董宇辉?

我是通过太太认识董宇辉的,最初的感觉有点奇怪。过去追星的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;而到董宇辉这里,却是年龄在30岁以上,到70岁、80岁的“丈母娘”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。

我选择从我太太这一代人来说,我太太是60后,在她们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,是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,即便是通过电影、文学作品接受的西方文化,也是经过筛选进入国内的。

当她们有了自己的孩子,也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,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进来的同时,西方的文化和理念也跟着进来了,有精华也有糟粕。

改革开放,人们的生活富裕了。这一代的母亲,一心想把最好的生活和教育给到孩子。现在看来,当时有些东西纯粹就是误导,短期内又无法求得实践的检验。就是今天,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,可仍有许多东西存在着混乱,价值导向存在着偏差。

 

常言道:严父慈母。基本意思就是说,母亲的慈爱,让孩子感觉到爱,温暖和安全;父亲的威严,通过引导和教育使孩子懂得社会规则,以及如何应对未来要面临的各种困境。

一个人从出生,经历婴儿、幼儿、少年到青年,最终形成健全的智力和成熟的人格。在整个成长过程中,他是通过把母亲的慈爱、良知对他的感染,内化并养成他自己的良知和爱的能力;把父亲的威严、德行对他的影响,建立他自己的理智和判断;他把母亲的慈爱、良知和父亲的威严、德行,相互糅合、合二为一,完成他自己独立的性格与灵魂的组合。

在一定时期内,由于各种原因,许多家庭在孩子成长中出现了父亲角色的缺失。使养育孩子的责任几乎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。母亲在很多时候,即是母亲的角色,无奈还要扮演父亲的角色,这样必然会损失母亲的慈爱以换得父亲的威严。

可怜天下父母心,培养孩子付出了自己大部分的心血。孩子长大之后,即使毕业于名牌大学、甚至海外留学,也有了可以炫耀的事业,不菲的收入,到头来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,付出了许多却偏离了初心。

再说一下80后的母亲,自己本身成长的环境正是中西方文化混合的初期,大浪陶沙还未见金的过程中,人生的追求模糊了,人生的价值混淆了。正如一位80后的“丈母娘”说:“我追的不是星,我追的是一种文化。”

 

就是在这些母亲困惑的时候,一个人出现了。五尺柜台后边,他充满激情的嗓门,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着。

“别走,别走,我还给你讲英语啊。别走,别走,答应我做彼此的天使。”

“我们虽然素未谋面,但是你一定对我印象深刻,因为很少有人能长出兵马俑的脸型。今天,跟兵马俑有一样脸型的还有这个牛排的锅。”

“很开心过去8年里我当的是老师,教育是点燃一堆火,而不是灌满一桶水,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,但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……”

 

在他急切地想留住过往的人们的心情里,似乎有种什么东西碰撞着你的心灵。朴素风趣的自嘲,激情的汉语再加上流畅的英语,卖的是商品,讲的是文化、讲得是教育,讲得是人间烟火、讲得是人生感悟与知恩、感恩。确实像他自己说的那样“你一定对我印象深刻”。

 

说他的奶奶:

“冰雹落地之后,满地都是泥浆,奶奶跪在地里头,一颗一颗耐心把苹果擦干净,再放到袋子里,她认真擦着的样子,脸上很平静,她没有去抱怨,”

“她的行为让我看到了一个面对天灾人祸时候的冷静,她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坚守着自己本心的一种闪烁着人性的光芒。”

回忆奶奶,他的心与奶奶紧密相连,奶奶是克服困难、获得力量的源泉。

 

说到妈妈:

“妈妈能把饺子垒得这么整齐,她得花了多少心思呀。妈妈把饺馅儿剁得很细腻,她甚至想到了加我喜欢的味道和调料,她甚至也想到了这个面皮要擀得圆一些,要薄一些,让饺子馅大一些,她甚至想到了这个饺子包好之后要累得整齐些,孩子看到之后至少观感上是愉悦的,营养上是丰富的。”

说起妈妈,洋溢着知恩、感恩之情。

 

再说父亲:

“我的父亲,他是一个很自省的人,从小跟邻里之间没有过口角,每次有误会他就说是他的问题。”

“他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很多故事。在我人生很纠结的时候,就跟我父亲聊天,他什么话也不会告诉我,但是跟他聊着聊着就出了答案。有一次在地里种地,我说了几个选择,我爸就问我:你把很贵很贵的手表,卖给很富很富的人,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?他只问了这一个问题,我觉得这个男人好有魅力。”

说起父亲,一个好有魅力的男人形象内化成了他自己理想男人的形象。

 

就是谈及前同事,他也含着泪水:

“我特别希望我能勤奋聪明一些,等新东方好的时候把他们再接回来。我还挺想他们的,他们那么好,还挺想他们的。我到现在都没有舍得解散那个群,虽然没有人发消息了。”

 

穿插一个小知识:把两个高脚玻璃杯放入等量的水,把两个杯子靠近放置,敲击第一个杯子,这个杯子的振动就会通过空气传播到第二个杯子,使第二个杯子也振动越来。这种共振现象叫做“共鸣”。

喜欢读书的人,都有过这样一种经验。常被书中的一个思想、一个观点,或者是一个故事情节所击中,觉得作者非常理解自己,说出了自己心理的、可自己又无法说出来的话。这就是,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一种情感共鸣。

我们观看风景、文学、艺术、都能引起这种经验感觉。这些经验可以触动一个人内心最深刻的某些地方被启动,起到一个自我安抚作用,心理疗愈的作用。

面对风景、文学、艺术都能产生这种情感经验,更何况在面对一个活生生、情感饱满的人呢?人与人之间出现的这种情感共鸣性经验,被一个心理学家称它为“神入”,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共情”,而且是最高级别的“共情”。

同样,一个人面对另一个人,第一个人知识丰富,口吐莲花,第二个人听过只是觉得令人羡慕、佩服,但在两人之间无法产生共鸣性情感回映。这说明,不是表达者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理智层面,就是听者收到的信息停留在理智层面,其中总有一个人的情感是隔离的、压抑的,不能合二为一。

 

董宇辉,一个普普通通农村出来的孩子,一个没有进过985211校门的孩子,一个更没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孩子,浑身装满着古今历史、中外文化;融合着对奶奶、妈妈、亲人和同事丰富饱满的感情,对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那份朴素的真切的感悟,满满的正能量令人心醉。

有“丈母娘”说,他悲天悯人、他浪漫豪迈、他乐观潇洒、他知行合一、他温情通达,他就像清晨的朝阳;还有说他就像一道光。

正是这道光,引发了千百万母亲的情感共鸣性经验。母亲内心深处被激发出一个声音:“董宇辉,你就是我渴望培养出的孩子的榜样!你就是我的孩子!”

这就是母亲们的初心!

董宇辉说,“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我?”

千百万“丈母娘”再加上“老丈人”,用他们的态度和行动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,因为你正在引领和扶正整个中国的价值观。

 

文章:王浩平

分享

推荐文章

 工作时间

08:00-21:00

 预约电话

13691713265

(微信同号)

13691871908

  • 返回顶部